目的地搜索
杂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生著述 >> 杂记 >> 正文
我的处事待人和治学
2022-06-09 17:23  

“人无完人”、“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善于解剖自己”、“人都是历史的人,只能干历史的事,负历史的责任”。这些古今名言,对一个人全面认识自己很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容易,而认识自己的缺点则很难。

这里,我想对自己处事待人和治学的原则作一次总结整理,以待对自己有一个较准确的认识。

一、我处事待人的原则归纳起来,我想可有以下一些:

真诚:我总认为人与人相处都应真诚相待,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最反对虚伪、心口不一,提倡实实在在地做人。无论对人对事都应实事求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无论对上级还是对朋友,做事都应有原则,能成就成、不成就不成,不能虚与蛇委,应酬了事。自己有什么看法、想法,一不隐晦,二不择人,即对任何人都一种态度,一种说法,实话实说,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的出发点是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是人,都应平等相处。上至领导,下到群众,都应同等对待。正因如此,我在各单位群众关系都一贯很好。

我虽有这种态度,但由于性情急躁,讲话直率,又往往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一吐为快,这有时给人以难堪。因此,我也得罪了一些人,甚至伤害了一些人。

实在:这是说办事要讲实干、从实际出发。当学校任命我作系主任时,当时的副书记张瑞亭与我谈话,我即表示“领导信任我,我会当作事干,即当一种事业干”。我认为人们做事不是应付差事,更不是敷衍了事,为给上级看;而是干事业,要敢于负责任。这也就是所谓“敬业精神”。所以,我干任何事都全身心地投入,认真负责,不辞辛苦,实实在在地干。“实干”对干部来说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一不怕挨骂,二不怕丢官。前怕狼,后怕虎,干不成事业。1984年我做系主任不久,就开始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学校的安排,制定了我系的改革方案。这个方案今天看起来还是激进的,但也是符合发展要求的。如果施行,对推动教育改革是有好处的。当时,我确实是没有想到个人的什么问题,是全身心地投入。然而,当时的校领导却裹足不前,一方面宣布我系为改革试点,一方面却以各种理由迟迟不批准我们的改革方案。有一次召开校党委常委会,我虽还不是党员,也吸收我参加了。会上,常委们都不明确表态,王顾左右而言他。我虽非党员,但长期在党的教育下,生活在人民大学的环境中,对党的生活还了解一些,觉得这个常委会太软、太散了。会上,我忍无可忍,做了一个较长的发言,言辞可能激烈一些,而且声泪俱下。这次发言的影响较大,有人说我“大闹常委会”。李继之老院长当时正出国在外,返校后,曾专门找我谈及此事,告我别着急,慢慢来。这个时期,我心情很不安定,主要是觉得做一件事情实在是难!我想干点事业,但没有想到阻力产生在直接领导。通过这次事情,我对当时的校领导有了看法,后来我把他们喻之为“耽误的一代领导”。

实干就是要执着,要执着就要着迷,也就是热爱,具体体现就是敬业。于我表现在京剧上,特别表现在对待专业上。如1969年去干校时,我处理了七麻袋书刊,唯有专业书籍不忍舍弃。来津后,系领导希望我改业,但我坚持不改。至今,我们专业仍不是热门,硕士的就业都困难;我可以调整教学计划,但对自己的专业还是要坚持的。正因为我的执着,才能在十几年中产生了专业的系列成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虽年岁已高,但仍能不断更新学科内容,建立新体系、新课程。

我认为考虑问题、处理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大至人类社会发展,中到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小到单位和个人,都应在考虑之内。这也就是从大局出发,待人处事都要顾大局,不能眼光狭窄、短浅。离开这些,便容易片面、偏激。这也就是所谓“识时务”、顾大局。但是,这也要有原则,靠科学认识;否则,会成为“投机”。

另外,所谓从实际出发,还要无论对人对事都全面地看,不能只看一面;要既看成绩,也看不足;看到不足,也要看到成绩;既看优点,也看缺点;看缺点,也看优点。也就是对人对事都要持分析态度,要一分为二。

快捷:即办事要讲效率。我认为办事不能也不应拖拉、扯皮;应干脆利落。当然,要想快捷就必须开动脑筋。勤于并善于用脑,敢于决断,是快捷的前提条件。当然快捷与负责也是联在一起的。善思、负责、决断才能有效率。

我是讲求效率的,但有时显得过于“急”,甚至有些“躁”,有脱离实际的现象。当然,我也知“欲速则不达”,也有所谓“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说法。但违反实际情况,急躁的毛病总是存在的。如教学改革问题,1984年的情况固然反映了领导的软弱,但也表现出我自己的急躁,有点没有认清当时师大的现实条件。

进取:简单说就是跟上时代步伐,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一个人总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前进,否则就要僵化、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审时度势”,不断“从头越”,转变观念。目前世界趋势、国家发展的状况,一个地区、单位的实情,既要了解,又要跟上。如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改革就应成为指导我们思想、行为的原则,考虑问题做事情都要从适应改革出发。但另一方面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还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因此,进取不是蛮干,而是要符合实际,否则得不到预期结果。进取还要高要求、严要求,凡事做好,要把事当事干,认真对待。

我有进取精神,新鲜事物感较强。然而,有时对别人却脱离实际,要求过高,想法难以实现。也有时“思有余,行不足;进有余,取不足”。这些既是我的不足,也是我许多事情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宽和:我所说的“宽和”是宽厚、宽容、宽松。待人厚道,不算计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事适可而止,能容忍人;与人和谐、和蔼、和气,关系不搞得紧张。孔子讲不“以怨报怨”,而要“以德报怨”,又讲不记旧恶。为人要“解扣”,不能“紧扣”,更不能“系扣”,所谓“怨家易解不易结”。

由于我的脾气较急躁,有时对人好像激烈紧张,实际我内心是宽和的。我从不琢磨人,总是以诚待人;从不记恨人,对人是非分明,优缺点分清。我也从不算计人,总是对事不对人。“只琢磨事,不捉摸人”,我主张遇事不要更多计较个人得失、名利第一。

以上谈了我的为人处事的原则。这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也不是坚持得很好,上面我也谈到我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之处。

确实,人生在世,做人第一。如何对人、如何对己,这就是大学问,也是大事情。只有认识到人是社会人、社会人要处社会事时,才能懂得做人是人生第一要事的真谛。当然,懂得不易,做人更难。

此外,我在性格、意识和思想方法等方面也还有许多毛病,如主观、急躁、好表现自己等等,这些都给我处事为人带来一些欠缺。

总之,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很不容易的。我对自己能否看准,很难确定,只能从现有水平出发了。但无论如何,这些原则既是我的总结,又是我所坚持的。

关于“好表现自己”,我想再说几句。过去,总是把这看成是缺点,看成是争强好胜的毛病。其实,一个人争强好胜又有何不好呢?这是在竞争情况下必需的一种精神。表现自己实际是宣传自己,这也是现在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当然,这后面还有一个目的问题,即为国家民族、事业,还是为发展个人。这是属于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了。另外,是否表现真实的自己也很重要,要表现“真我”,不要弄虚作假。所以,我现在认为对“好表现自己”也应分析地看。

二、再谈谈我的治学原则。

有人在区分做人和治学的比例时曾提出三七开或二八开的说法。我觉得这不合适,二者决不是比例关系。做人是根本,做人不好,学问再大也是不好的。因此,我的教学原则是:“教学问、教做学问、教做人,教做人则贯彻始终”。这是我在长期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也是我身体力行的。

关于我的治学原则,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德:治学也是德为本。这属于职业道德范围。除了做人的原则外,我觉得还应有:

热爱专业,这是做学问的前提。一个人如果不热爱自己的专业,缺乏敬业精神,是做不出成绩的。我自己几十年专业方向未变,一贯热爱。

学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要有正确估计,既不贬低自己,也不过高估计自己,不自己欺骗自己。

学贵有恒,学无止境。社会是发展的,不断变化的。我们要跟上时代潮流,就要学到老,永远“从头越”。要不断努力,坚持不懈,不断给自己出课题。目前,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专业上我虽已做出了系列成果,但并未满足,还在不断提出新课题。

善于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从其善者而习之”,“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既要好学,又要会学。要养成善学人长,为己所用的习惯。要学人之长,但不抄袭、不剽窃、不侵权。

助人为乐,乐于交流。特别是对青年,更应热情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

博:指渊博而言。“博”与“约”历来是两种不同的治学方法。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可能达到深知的。如我们治中西政治思想的人,只就政治思想本身来研究,是不可能搞透彻的;必须还有其他各门知识,比如哲学、政治、经济、法律、伦理、历史、文学诸多学科的知识。此外,还要了解社会,学点艺术,甚至三教九流也可知道一些。我自己就是从京剧中得到不少各种知识的,受益匪浅。

基:指基础而言。所谓基础首先是理论基础,也就是马列主义理论,包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对问题的深刻理解要靠坚实的理论修养。当然,对理论主要是掌握基本原则,而不是教条。基础还包括上述各门学科知识,还包括社会实际,以及各种能力。简单说来,基础是指理论、知识、能力三者而言,这是搞学问的基本素质。

实:指扎实、实际而言。做学问怕华而不实,浮而不实。只有下苦功夫才能收到实效,得到真功夫。“博”与“实”联系起来,才会有真学问。我自己确实下了些功夫,认真读了些书。但在扎实上做得不够,否则,我的成绩还会更大的。做学问不能僵化,必须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我自己研究思想史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所谓“研究历史有现实感,研究现实有历史感”。

严:指严格,即严要求、高标准。做学问必须一丝不苟,写文章从立意、列纲,到写作、修改,以至文字、表格、标点等无不要认真对待。究其实,这也是一个文德、文风的问题。

严格要求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标准定得要高。目前,我对师大有一个说法,就是“师大标准”,有些人只从师大的一个小天地看问题,坐井观天。这实际是一个低标准。

群:指群体、集体而言。个人努力是做学问的前提,但是,我们做学问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特别是一个大的课题或一个大的项目,单靠个人力量更是难以完成的,必须群策群力,才能完成。我的经验证明了此点。多年来,我所以完成了众多项目,固然由我组织、策划,但大家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目前,我们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小集体,不仅有校内的,还有校外的;包括全国多所高校教师,大多是青年人。在对集体问题上,我认为应以团结为重。作为带头人,除在学术上应带头外,在人格上也应起模范作用,如在名利问题上,应认真处理。(1996. 12. 23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