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中的文科教育基本是仿照苏联模式设置的。与理科一样,分科过细,知识面过窄,强调专业对口;虽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实际上动手能力很弱;专业知识表面上似乎较广、较深,实际上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差,应变能力差;再加上基础教育基本是升学教育,更造成学习中死记硬背的毛病。这种状况长期未能得到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改革,特别是近年来提出了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这一方面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精神的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总的说就是“四有”新人,这不是对少数人而是对全民族的要求,就是说要提高全民族、全体公民的素质。可以说,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基本要求。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提高人的素质既然是重要的,那么当然就要全社会都来重视它,并动手解决之;而学校教育又是首要的。它要求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容,目前说法不一;我个人认为应该包括德、知、能几个方面,用我自己的教学思路说就是“学问、做学问、做人”。“德”的内容很多,包括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待人处事、心理能力,等等;“知”的内容主要是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下面专门谈);“能”的内容则是指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对德、知、能三者不能孤立地看,既要看到其中的联系,也要看到之间的区别,割裂或混同都是不对的。
关于“知”的问题,我的看法是一个人除在家庭、社会所接受的教育外,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除思想政治教育(“德”的教育)贯彻教育全过程外,“知”和“能”的教育是逐步渐进的。比如,小学是以学字和识数为主,中学主要是学文化,大学则是学习专业基础,到研究生才加深专业研究(硕士和博士又是两个不同的层次)。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大学生及其培养目标的问题。过去主张把大学生培养成各行的“专家”,要求过高;现在则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大学阶段应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故而要做到“厚基础,宽口径”。所谓“厚基础”,即基础知识要广博、要牢固。当然,文理科要有所区别,又有所渗透。“宽口径”则是指专业知识面要宽,范围要广。这样,可以为以后进入社会或继续深造升学做好准备。
我认为,社会科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科”)简单说就是研究社会的科学。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科学的各个专业不过是从不同侧面考查社会的某一方面。因此,社会科学的各专业必定有其共同之处,相互关联。另外,我认为毛主席所提出的“文科要以社会为工厂”是有道理的。关在校院内学习或研究社会科学是不会做出成绩的,必须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才能研究好社会。
我认为高等学校的文科学生应具备以下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1、外语;2、计算机;3、社会调查和信息检索技术。基本知识:1、数学;2、哲学;3、经济学;4、社会学;5、法律和政治学;6、中外历史;7、文学;8、科学史。
一个文科大学生具有了以上的技能和基本知识后,再去学习各自的专业,必定会既有扎实的基础,又能深化专业知识,提高基本素质。当然,基础素质决不仅仅是这些,但有了这些对提高全面素质会有很大作用。因此,这些学科是不分专业的,不管哪一个专业,所有文科学生都要先掌握这些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当然,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按学分制的要求选课,可先可后,不求一致。但是,这些方面的课程是必修的。一般说来,这些内容应在一、二年级内修完。以上只是就知识面而言,至于具体课程可给学生选择的自由。而且,有的课程如果学生已达到要求,可以免修,参加考试即可。
当然,课程设置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和方法如不改革,单从课程设置入手,还是不能解决学生素质提高的问题。当前,我虽无调查,但可大胆地说,教学体系陈旧,内容重复,方法死板,恐怕是文科教育的通病。我认为应重新审查每门课程的框架、体系,根据学科的新发展、时代的需要以及学生知识的层次,重新安排课程体系和内容。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主要是转变主次关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我认为转变观念同样是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因此做好转变观念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肯定也有许多旧观念,可能会带着它们去考虑问题,所以以上这些个人的想法和看法不一定正确或准确,现在提出来供大家讨论。(1997. 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