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中外政治思想研究室是1982年建立的。现有成员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在学硕士6人。
自从建室以来,在校、系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我们取得了国家第一批硕士授予权,培养了硕士生15人(已毕业9人),进修生3人,举办了原高教部委托的政治思想史教师培训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还承担了政法系有关政治学科的全部基础课程。与此同时,我们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科研活动,完成了教材、专著、工具书及调研报告等19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属国家、或教委、天津市六五、七五、八五重点项目5项,教委统编教材及大纲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这些成果,已有4次分别获得省市级优秀社科成果一、二、三等奖。我室教师也因此多次获得市、校级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和七五立功奖章。
10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紧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围绕专业建设,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从而推动了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我们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专业方面一直处于并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二
总结我们10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树立明确认识,坚持不懈地开展科研工作。
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的组成部分,是一门基础学科,属于政治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中西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既可提高划清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政治观点界线的能力,又可总结历史,取得借鉴。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都是有益的。然而,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特别是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终归离我国现实较远,很难得到明显效益,而且易受各种干扰。在这种情况下,我室同志取得了基本共识,就是明确方向,坚持不懈地开展科学研究;为专业建设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服务,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动摇。这样,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浪潮冲击时,我们能保持冷静头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评析西方政治思想。当由于各种原因基础学科特别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受到冲击时,我们能不为所动,坚持住这块基础科学阵地。
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也是促使我们坚持不懈搞好科研的重要原因。我室人员较少,从业专业教师只有4人;教学负担较重,要承担政法系本专科及本专业研究生7门政治学科的系列课程。人均年授课在200学时以上,有的高达400学时,其它教学工作及社会工作尚不累计在内。在这种繁重的教学及其它工作的情况下,能否开展科研工作呢?对此问题,我室同志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基本共识,就是决不能把教学与科研割裂,应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我们课程内容所以能不断深化,正是我们坚持不懈搞科研的结果。另外,也只有加强科研工作,才能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了解学术界动态,取得学术信息,掌握专业前沿;这不仅能促进我们教学、科研不断前进,还可以扩大我们的影响,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正因为我室同志树立了明确的认识,才使我们10年来,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能够从未间断科研工作,基本做到人人手里有项目,年年都上新项目,有时一人同时担负几个项目。由于大家长期坚持不懈,任劳任怨,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才能在10年中取得丰富的成果,并在质量上得到同行的赞许。
二、创出自己的特色,高水平地开展科研工作。
如何保持不间断地开展科研,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创出特色,促进专业发展,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这必须向专业深度、广度发展,并不断重视交叉研究。
首先,我们在1983年接受了原高教部的委托编写了《西方政治思想史》推荐教材。此后,以此为龙头,先后主持编著了《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西方政治思想史》自考大纲、教材及学习指南,《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政治思想史分支,《西方政治思想史辞典》等,目前我们又完成了国家教委委托主持编写的作为政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这样,我们在国内率先推出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专业的系列成果,既有教材,又有专著、工具书,可适用于大学本专科以及研究生学习,也可适用于教学、科研参考。这些成果,虽属同一系列,但每项都针对不同对象,各有特色,并不雷同。在完成这一系列成果的过程中,我们的专业研究逐步得到优化,我们队伍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我们在形成西方政治思想史系列成果的同时,还不断深化专业研究的课题,由面上的、宏观的不断深化到专题的、具体的和人物的微观研究,由中、西分别研究深化到中西比较研究。目前,我们正承担着国家社科八五重点项目《中西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人权理论与实践史的研究》、《现代西方行政理论与实践评价》。这些课题既适应了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又推动了专业研究的深化。同时,我们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重点研究一些国家、学派以至重点人物的政治思想。这不仅深化了专业,而且也有助于青年对西方某些政治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如关于美国平等思想的研究、关于西方近代人权理论的评析、对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评析,等等。
第三,我们在以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为主的前提下,不断开拓新领域,把科研工作逐步扩展到政治学的其它专业领域。我们主持或参与了几部《政治学原理》教材及《行政管理学》方面的编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策学基础研究》,参加了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的调研项目。这种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办法,对开阔我室同志的视野,加深对我国现实的了解,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我室整体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了专业研究的深化。
在上述科研工作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我室的科研特色。这就是,在专业研究中: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努力探索政治思想发展的规律;二、对各种政治思想都以科学的态度给予评价;三、坚持“寓评于介”的原则。我们的各项成果都体现了自己的独特学术风格,并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如我们主持编写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材,现已7次印刷,受到许多高校的欢迎,现国家教委已委托我们主持修订工作。《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虽为专著,但也被10余所高校政治系选为教材,该书1993年获得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建立和谐的集体,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长时期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使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丰硕成果,重视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协作精神,建立一支团结合作的科研队伍是极为关键的。目前,我们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强有力的带头人、得力助手和齐心协力的合作者的队伍。
强有力的带头人是科研队伍的核心,依靠其学识、才能和威望可以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在一起。学科带头人在课题的拟定,工作的规则,指导思想的确定,体例的安排,以至队伍的组织,学术交流等方面起到核心作用、指导作用,并能以其影响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以使科研集体能稳固地、顺利地开展活动。
一个科研集体,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成员之间的联系,会议的安排,以至资料的汇集,成果的总结,这些单靠学术带头人是很难完满实现的。这就需要在带头人周围有几位具有奉献精神,能团结同志,有较强的科研和工作能力的同志作为学术带头人的得力助手。10多年来在我们队伍中涌现了几位这样的人才,在组织各项科研任务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我们研究室人员不多,所承担的任务又较多、较重,单靠本身力量是实难完成的。因此,我们采取了内外联合的办法,更广泛地吸收一批同志参加,建立起一个科研协作集体。所谓“内联”,即从校内、系内吸收一些相近学科的同志参加一些课题研究;“外联”则是从兄弟院校有联系的同行专家中吸收一些同志,建立较稳定的科研协作关系。10年来,我们先后与十几所高等学校的同志建立起稳定联系,共同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其中相当大部分是优秀的中青年同志。这样既扩大了我们的科研队伍,又促进了校内外的学术交流,这对我们学科建设和发展及各项任务的完成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校领导的支持是搞好科研的有力保证。
早在1982年,在当时校领导的倡导和支持下,我们建立了中外政治思想研究室,从组织上奠定了以后开展工作的基础。
1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校领导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1990年在全校开展了评定重点学科的工作,本专业被评定为校二级学科,每年划拨科研经费5000元。近几年来我校制订了一系列有关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的规定和办法,不仅加强了科研管理,促进了科研工作的规范化,而且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可靠保障。多年来,校领导和科研职能部门对我室科研工作经常给予关注,如促进我室改建为研究所,力促我室申报博士点,日常工作中经常交换意见并从物质、经费等方面提供方便,等等。这些不仅保障了我室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调动大家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坚持不懈地从事科研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三
今后,为了继续坚持不懈开展科研工作,除努力完成现有任务,继续贯彻并充实原已行之有效的做法外,我们设想:
一、继续提高认识,坚持本专业的基础学科建设,充分认识基础学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并使其得到稳定发展。
二、继续挖掘新课题,使其更贴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更能促进专业的深化发展。
三、力争尽快改建为中外政治思想(或政治文化)研究所,并在此基础上扩大队伍,力保本专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以上汇报是否妥当,请给予批评指正。
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
中外政治思想史研究室
199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