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著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生著述 >> 著作 >> 正文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线索(大纲)
2022-06-08 10:54  

导 言

1、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问题;

2、封建土地关系、小农经济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钥匙;

3、血缘关系与中国古代社会;

4、关于君主专制制度与统一思想的问题;

5、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作用;

6、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几个主要特征——重民思想;政治与伦理;中国政治思想的务实性和包容性。

 

第一题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缘起与殷周政治思想

一、殷代的神权统治与祖宗崇拜;

二、西周的“敬天保民”、“以德配天”;

三、古文献与政治思想:易、诗、书、礼、春秋。

 

第二题 春秋战国“诸侯异政,百家争鸣”

一、社会大变革中的政治思想

二、私学的出现和孔、墨显学

1、孔子的政治思想

①、孔子的身世;;②、“复礼”的保守性;③、调整人与人关系“仁”学;、“德政”为主的治国之道;、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墨子与孔子对立的治国方案

①、墨子的身世和基本政治立场;;②、墨子的社会批判;③、墨子与孔子对立的政治主张:对“仁义”的不同解释;“兼”与“别”;“尚贤”与“尊贤”; “尚同”与“和为贵”。

三、“诸侯异政,百家争鸣”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融合

2、战国时期的“变法”,法家的形成

3、李悝的“法经”、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术”

4、小结——改革家与强化专制政体

四、“道”

1、关于“道家”——老子与庄子

、老子身世与基本立场;、“道”与“无为”;、“弱民之术”与“小国寡民”;、庄子的“绝对自由”。

2、稷下黄老之学

、基本状况——什么是黄老之学;、稷下黄老派的基本政治主张;、慎到的“法”与“重势”。

五、孟子的“仁政”论

1、概论

2、“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敌”——“仁政”论的出发点

3、“政在得民”——“仁政”论的中心思想

4、“民贵君轻”论

5、对孟子的“仁政”论的总评

四、荀子的治国之道

1、概论

2、尊君爱民,天下为一

3、隆礼重法,德刑并用

4、尚贤使能,等位不遗

5、强本节用,富民强民

五、韩非的法、术、势与君主专制制度

1、概论

2、历史是发展的,人性是利己的——韩非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3、“尊主安国”——韩非政治思想的核心

4、法、术、势相结合的维护君权的手段

六、邹衍的“五德始终”说

七、名家和纵横家问题

八、《吕氏春秋》的综合体系

1、《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的治国方案;

2、《吕氏春秋》中的政治思想:、以儒道为中心对各派思想的吸取;、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君臣的地位于作用是《吕氏春秋》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君民关系论;、阴阳五行的历史循环论。

 

第三题 秦的夭折和地主阶级的新课题

一、法家思想的短暂统治——秦始皇与李斯

二、汉初的与民休息与黄老之学盛行

三、总结秦亡经验与儒家思想复苏

1、陆贾对秦亡经验的最早总结;

2、贾谊的教化为主,礼法并举政治思想;

3、晁错的“尊主安民”的政治思想;

4、《淮南子》的政治思想:、《淮南子》成书背景;、人性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乱国之源在于君。

四、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巩固和封建政治思想体系的形成

1、汉武帝时期的社会基本状况;

2、董仲舒的政治思想

、董仲舒的生平、事业及著作;、关于大一统;、君权神授论和谶纬神学;、性三品与三纲五常;、“前德后刑”的统治原则。

3、《盐铁论》的政治思想

、成书背景;、重本抑末思想;、德教思想;、建立盐官制度与盐市管制。

 

第四题 从汉代经学到魏晋玄学

一、汉代经学的昌盛和衰败

二、反谶纬神学的务实思想:桓谭、王充;王符、仲长统

三、东汉末年的政治社会状况,曹操、诸葛亮的政治思想

四、魏晋南北朝与玄学

 

第五题 “道统”之争与宋明理学

一、隋唐社会的发展,儒、道、佛之争论与融合

二、宋代的积弱积贫与王安石变法

三、程朱学派

四、陆王学派

第六题 清代的今古文与中国的走向近代

一、明末清初的反专制启蒙思想:王、黄、顾、唐(含李贽)

二、经古文派的发展与“经学致用”

三、经今文派与改良派

 

第七题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与政治思想

(这份大纲原是我为博士生讲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线索的提纲,比较简单,现在按新的想法做了一些修改和充实。)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